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进御刊定礼记月令表 盛唐 · 李林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臣闻昔在唐尧。
则历象日月。
敬授人时。
降及虞舜
则璿枢玉衡。
以齐七政。
夏后则更置小正。
周公则别为时训。
斯皆月令之宗旨也。
逮夫吕氏。
纂习旧仪。
定以孟春
日在营室。
有拘恒检。
无适变通。
不知气逐闰移。
节随斗建。
洎乎月朔差异。
日星见殊。
乃令雩祀愆期。
百工作沴。
事资革弊。
允属宜更。
昭代敬天勤民。
顺时设教。
是以有皇极之敷言。
亲降圣谟。
重有删定。
乃依杓建。
爰准摄提。
举正于中。
匪乖期于积闰。
履端于始。
不爽候于上元
节气由是合宜。
刑政以之咸序。
遂使金木各得其性。
水火无相夺伦。
盖所谓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
乃命集贤院学士尚书左仆射右相吏部尚书李林甫门下侍郎陈希烈中书侍郎徐安贞直学士起居舍人刘光谦宣城郡司马齐光乂河南府仓曹参军陆善经修撰官家令寺丞兼知太史监事史元晏待制安定郡别驾梁令瓒等为之注解。
臣等虔奉纶音。
极思何有。
愧无演畅之能。
谬承载笔之寄。
义深罕测。
学浅无能。
莫副天心。
空尘圣意。
谨上。
翰林院故事记 唐 · 韦执谊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五
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麟德殿西重廊之后。
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学士院者。
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之南。
别户东向。考视前代。
即无旧名。贞观中
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寮。
或当时才彦。皆以宏文馆学士会于禁中。
内参谋猷。延引讲习。
出侍舆辇。入陪宴私。
十数年间。多至公辅。
当时号为十八学士。其后永徽中
黄门侍郎顾琮复有丽正之称。开元初
中书令张说等又有集贤之目。皆用讨论。
未有典司。元宗以四隩大同。
万枢委积。诏敕文诰。
悉由中书。或虑当剧而不周。
务速而时滞。宜有偏掌。
列于宫中。承导迩言。
以通密命。由是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
入居翰林。供奉别旨。
于是中书舍人吕向谏议大夫尹愔首充焉。虽有密近之殊。
然亦未定名。制诏书敕。
犹或分在集贤。时中书舍人张九龄中书侍郎徐安贞等迭居其职。
皆被恩遇。至二十六年
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由是遂建学士
俾专内命。太常少卿张垍起居舍人刘光谦等首居之。
而集贤所掌。于是罢息。
自后给事中张淑中书舍人张渐窦华等相继而入焉。其外有韩翃阎伯玙孟匡朝陈兼蒋镇李白等。
在旧翰林中。但假其名。
而无所职。至德以后。
军国务殷。其入直者。
并以文词共掌诰敕。自此北翰林院始无学士之名。
其后又置东翰林院金銮殿之西。随上所在而迁。
取其便稳。大抵召入者一二人。
或三四人。或五六人。
出于所命。盖无定数。
亦有鸿生硕学。经术优长。
访对质疑。主之所礼者。
颇列其中。崇儒也。
初自德宗建置以来。秩序未立。
廷觐之际。各趋本列。
贞元元年九月。始有别敕。
令明预班列。与诸司官知制诰同列。
故事。中书以黄白二麻。
为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出。
独得用黄麻。其白麻皆在此院。
自非国之重事。拜授将相
德音赦宥。则不得由于斯。
稽夫发挥大猷。藻绘上命。
只简片削。可以动乎人神。
风行四方。万里始觐。
制诰之谓欤。盖人君深拱端默于穆清之中。
茫茫九区。视听不及。
虽尧德舜智。汤明禹哲。
不能庭策以朝告。不能家阅以户臻。
必欲忘典谟。掩训誓。
阴谕于天下。密符于胸襟。
洪荒以还。所蔑闻也。
故议定于内。而事修于外。
言发于上。而旨达于人。
微乎斯。百度阕矣。
况此院之置。尤为近切。
左接寝殿。右瞻彤楼。
晨趋琐闼。夕宿严卫。
密之至也。骖镳得御厩之骏。
出入有内司之导。丰肴洁膳。
取给大官。衾裯服御。
资于中库。恩之厚也。
备侍顾问。辨駮是非。
典持缣牍。受遣偫务。
凡一得失。动为臧否。
职之重也。若非谨恪而有立。
秉贞而通理。俾乂枢要。
简于帝心。言不及温树之名。
慎不遗辕马之数。处是职者。
不亦难乎。至于强学修词。
刀笔应用。或久洽通儒之望。
或早升文墨之科。虽必有之。
乃馀事也。自立院已往。
五纪于兹。连飞继鸣。
数逾三十。而屋壁之间。
寂无其文。遗草简略于㭊编。
求名时得于邦老。温故之义。
于斯阙如。偫公以执谊入院之时。
最为后进。纪叙前辈
便于列词。收遗补亡。
敢有多让。其先后岁月。
访而未详。独以官秩名氏之次。
述于故事。庶后至者。
编继有伦。贞元元年龙集景寅冬十月记。